会出现在他店里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这是我们该效法或该追求的吗 ? 我们确定是在追求Paul的理念吗 ? 还是他背后的厂商呢 ?
他所说的+-2um漆面误差当然是有但书的,例如深刮痕或是烤过漆等不算,而且人家也没说每点的量测间距是多少呀。应该是
引擎盖取个几点这样,但你如果去看他的官网,现在应该已经看不到这种字眼了,因为他现在已经不需要这么辛苦去抛车了,
但我相信在他创业初期是有这么做的。况且也不就是花时间不是吗。
我提他的目的是想表达一件事,就是这种等级的施工标准也才用这样的器材,我们的施工标准有这么高吗 ? 您的客人在提车时
会跟您抱怨车漆厚度不均匀吗 ?甚至带膜厚计来提车的吗 ? 您有承诺客户您的施工标准也是+-2um或5um或oo um吗 ?
若都不是,那花这些钱买高精度的仪器意义何在呢 ?
再来讨论一下漆面肿胀的问题,要谈这件事就不的不说一件发生在2008年的一篇帖子,当然这篇帖子也被您很感冒的AB网
所转载并翻译成中文,我这边大概解释一下,我只是转述并不是我翻译的,我也不是发帖者。
原文出处 : http://www.autobling.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24&extra=page%3D1
事情的由来是08年9月Todd(TH0001)在 autopia发了一篇帖子,意思是说他用M95抛完后觉得很棒,但过阵子发现纹跑出
来了,因此直觉认为M95会盖纹 。
原文出处 : http://www.autopia.org/forum/machine-polishing-sanding/111994-m95-heavy-filling-masking-potenital-alert.html ( M95盖纹警告 )
当然这件事在版上也讨论的很热烈,而惊动了美光的产品开发团队,资深人员Jason Rose,而跟他讨论了这件事,Todd在
听完Jason的分析后又发了一篇名为 "新的角度來看恢復的漆面缺陷"
原文出处 : http://www.autopia.org/forum/guide-detailing/112084-new-perspective-paint-defect-return-interesting.html
并将跟Jason的谈话内容公开在网上,以下是重点翻译 :
--------------------------------------------------------------------------------------------------------------------------------- [font=宋体]下面是Jason Rose所叙(更正):[/font]
[font=宋体]每当我碰到或听到"掩饰缺陷"或"盖纹", 他绝对是只有两种可能.[/font]
[font=楷体]1) 那产品真的有盖掉缺陷[/font]
[font=楷体]2) 漆面暂时性的肿胀(尤其是新漆)[/font]
[font=楷体]
[/font][font=楷体]掩饰缺陷的产品:[/font]
[font=楷体]很多产品有这种效果, 并不是针对那些品牌, 而是该产品的目的跟他的成分. 化剂师知道哪些成分可以做到这个效果-他们知道如果不用那些成分就不会有所谓的掩饰效果. M105跟M95并没有任何掩饰用的成分. 我是带头这两项产品的研发, 所以我知道. 这两项产品在开发的时候, 是以"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的结果为最优先.[/font]
[font=楷体]
[/font][font=楷体]我也是一个喜爱汽车美容的人. 我很不喜欢当我把缺陷疑除了以后过一阵子, 又跑回来的那种感觉. 如果我们在开发M105跟M95的时候目的是为了要盖纹, 我们知道要加哪些成分. 可是我们并没有.[/font]
[font=楷体]
[/font][font=楷体]以"掩饰"来说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地方, 就是使用聚合物的喷雾或封体. 吸满了耐用的聚合物的漆面, 会影响抛光剂的做动. 我有痛苦的亲身经验-分析由24个国家回报的产测试结果. 这些聚合物可以从洗车精, QD喷雾, 或腊被上到漆面上. 这些产品, 如: UQD, M135, NXT 2.0, M21 2.0, 可以长时间影响漆面. 足够影响之后任何抛光剂的做动. 可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找一片引擎盖, 六个月内没上过任何蜡, 或着是用强力的清洁器洗过. 用M135喷一半. 然后用抛光剂抛整片引擎盖, 来看两边的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 任何"恢复"的缺陷, 并不是因为抛光剂. 而是因为比抛光剂先上到漆面的聚合物.[/font]
[font=楷体]
[/font][font=楷体]漆面肿胀:[/font]
[font=楷体]车漆是算"半渗透性膜", 有如你的皮肤. 有些化学物质可以轻易的穿过, 其他的则只会在外面. 他跟皮肤一样野是有弹性的. 凡士林可以让你的皮肤变厚, 因为他会让你的皮肤组织吸油. 他也可以让你的皮肤更有拉力, 因为他给皮肤组织拉力及延长性.[/font]
[font=楷体]
[/font][font=楷体]为什么车漆是这样子? 车子每天要经过的温差有40度, 有些甚至到60度. 漆面下面的金属跟任何物质, 都会因为这个温差而热胀冷缩. 漆面, 有如金属的皮肤, 也必须要跟着胀,缩. 你如果有模厚计, 你可以做这个实验. 拿一台黑车, 量他在室温的厚度(越冷越好). 然后把车移到大太阳底下晒一小时. 再测量同一个点. 你会发现漆变厚了(膜厚计敏感度, 漆的延长性, 温度跟湿度都会有影响). 汽车厂的烤漆部门都汇控制温度跟湿度,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如果温湿度不控制, 目标漆厚就会是一个移动目标, 没办法品管.[/font]
[font=楷体]
[/font][font=楷体]这有另外一个实验. 找一台新烤漆的车. 做两次水砂, 两次抛光. 我们应该移除了很多漆, 对吗? 漆会比较薄, 对吗? 并不一定. 我有数不清的经验, 新漆研磨抛光后, 量出来比磨之前还要高. 为什么? 怎么会这样? 新漆还含有很多溶剂. 当你在抛光的时候, 漆面会变热, 溶剂, 树指, 跟其他在漆里的物质会澎胀. 你如果接下来三个月每天去量漆厚, 你会发现漆像是活的.[/font]
[font=楷体]
[/font][font=楷体]OK, 这是我最后建议的一个实验.[/font]
[font=楷体]看你手背上的皮肤, 用你的另一支手的两根手指头, 把你手背的皮肤向外拉. 皱纹是不是不见了? 这就是漆面可能发生的.[/font]
[font=楷体]
[/font][font=楷体]现在你知道延长性(肿胀)是一个变量. 这代表着你对一台车的经验不代表下一台车也会一样. 一台BMW跟另外一台BMW不会有完原一样的反应. 尤其是新漆. 任何产品, 你可以看在不同的漆厚跟硬度下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第一天 vs 第四天 vs 六个月后. 都不一样.[/font]
[font=楷体]
[/font][font=楷体]这所有的重点. M95 M105(或任何抛光剂)在一台车上的反应不代表他对所有的车都是这种反应[/font]
[font=楷体]
[/font][font=楷体]我希望这对你有帮助
---------------------------------------------------------------------------------------------------------
[font=微软雅黑]好的,现在来谈谈您的LZ-990吧 ,您认为您的膜厚计不会发生抛完后,膜厚不减反增的现象,是这只膜厚计的功劳 ?
还是您还没遇过这种现象呢 ? 当一个漆面的肿胀都已经可以把纹给拉平了,您认为这样的漆面变化应该在几um呢 ?
想请问一个漆面受冷热或温湿度的影响所产生厚度变化这种物理现象,是可以藉由选择何种品牌或型号的膜厚计来改变的吗 ?
当漆面厚度随着抛光或外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时候,想请问,这个膜厚所变化的量是否有可能会超过您膜厚计的误差值呢 ?
先出去办点事,待会再继续讨论
[/font][/font]
[font=宋体]下面是Jason Rose所叙(更正):[/font]
[font=宋体]每当我碰到或听到"掩饰缺陷"或"盖纹", 他绝对是只有两种可能.[/font]
[font=楷体]1) 那产品真的有盖掉缺陷[/font]
[font=楷体]2) 漆面暂时性的肿胀(尤其是新漆)[/font]
[font=楷体]
[/font][font=楷体]掩饰缺陷的产品:[/font]
[font=楷体]很多产品有这种效果, 并不是针对那些品牌, 而是该产品的目的跟他的成分. 化剂师知道哪些成分可以做到这个效果-他们知道如果不用那些成分就不会有所谓的掩饰效果. M105跟M95并没有任何掩饰用的成分. 我是带头这两项产品的研发, 所以我知道. 这两项产品在开发的时候, 是以"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的结果为最优先.[/font]
[font=楷体]
[/font][font=楷体]我也是一个喜爱汽车美容的人. 我很不喜欢当我把缺陷疑除了以后过一阵子, 又跑回来的那种感觉. 如果我们在开发M105跟M95的时候目的是为了要盖纹, 我们知道要加哪些成分. 可是我们并没有.[/font]
[font=楷体]
[/font][font=楷体]以"掩饰"来说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地方, 就是使用聚合物的喷雾或封体. 吸满了耐用的聚合物的漆面, 会影响抛光剂的做动. 我有痛苦的亲身经验-分析由24个国家回报的产测试结果. 这些聚合物可以从洗车精, QD喷雾, 或腊被上到漆面上. 这些产品, 如: UQD, M135, NXT 2.0, M21 2.0, 可以长时间影响漆面. 足够影响之后任何抛光剂的做动. 可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找一片引擎盖, 六个月内没上过任何蜡, 或着是用强力的清洁器洗过. 用M135喷一半. 然后用抛光剂抛整片引擎盖, 来看两边的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 任何"恢复"的缺陷, 并不是因为抛光剂. 而是因为比抛光剂先上到漆面的聚合物.[/font]
[font=楷体]
[/font][font=楷体]漆面肿胀:[/font]
[font=楷体]车漆是算"半渗透性膜", 有如你的皮肤. 有些化学物质可以轻易的穿过, 其他的则只会在外面. 他跟皮肤一样野是有弹性的. 凡士林可以让你的皮肤变厚, 因为他会让你的皮肤组织吸油. 他也可以让你的皮肤更有拉力, 因为他给皮肤组织拉力及延长性.[/font]
[font=楷体]
[/font][font=楷体]为什么车漆是这样子? 车子每天要经过的温差有40度, 有些甚至到60度. 漆面下面的金属跟任何物质, 都会因为这个温差而热胀冷缩. 漆面, 有如金属的皮肤, 也必须要跟着胀,缩. 你如果有模厚计, 你可以做这个实验. 拿一台黑车, 量他在室温的厚度(越冷越好). 然后把车移到大太阳底下晒一小时. 再测量同一个点. 你会发现漆变厚了(膜厚计敏感度, 漆的延长性, 温度跟湿度都会有影响). 汽车厂的烤漆部门都汇控制温度跟湿度,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如果温湿度不控制, 目标漆厚就会是一个移动目标, 没办法品管.[/font]
[font=楷体]
[/font][font=楷体]这有另外一个实验. 找一台新烤漆的车. 做两次水砂, 两次抛光. 我们应该移除了很多漆, 对吗? 漆会比较薄, 对吗? 并不一定. 我有数不清的经验, 新漆研磨抛光后, 量出来比磨之前还要高. 为什么? 怎么会这样? 新漆还含有很多溶剂. 当你在抛光的时候, 漆面会变热, 溶剂, 树指, 跟其他在漆里的物质会澎胀. 你如果接下来三个月每天去量漆厚, 你会发现漆像是活的.[/font]
[font=楷体]
[/font][font=楷体]OK, 这是我最后建议的一个实验.[/font]
[font=楷体]看你手背上的皮肤, 用你的另一支手的两根手指头, 把你手背的皮肤向外拉. 皱纹是不是不见了? 这就是漆面可能发生的.[/font]
[font=楷体]
[/font][font=楷体]现在你知道延长性(肿胀)是一个变量. 这代表着你对一台车的经验不代表下一台车也会一样. 一台BMW跟另外一台BMW不会有完原一样的反应. 尤其是新漆. 任何产品, 你可以看在不同的漆厚跟硬度下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第一天 vs 第四天 vs 六个月后. 都不一样.[/font]
[font=楷体]
[/font][font=楷体]这所有的重点. M95 M105(或任何抛光剂)在一台车上的反应不代表他对所有的车都是这种反应[/font]
[font=楷体]
[/font][font=楷体]我希望这对你有帮助
---------------------------------------------------------------------------------------------------------
[font=微软雅黑]好的,现在来谈谈您的LZ-990吧 ,您认为您的膜厚计不会发生抛完后,膜厚不减反增的现象,是这只膜厚计的功劳 ?
还是您还没遇过这种现象呢 ? 当一个漆面的肿胀都已经可以把纹给拉平了,您认为这样的漆面变化应该在几um呢 ?
想请问一个漆面受冷热或温湿度的影响所产生厚度变化这种物理现象,是可以藉由选择何种品牌或型号的膜厚计来改变的吗 ?
当漆面厚度随着抛光或外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时候,想请问,这个膜厚所变化的量是否有可能会超过您膜厚计的误差值呢 ?
先出去办点事,待会再继续讨论
[/font][/font][font=楷体]
[/font]